【新華社】
浙江寧波海曙區最近開起「真人圖書館」,一個人就是一本「書」,圖書館不借書專「借人」引發了人們的好奇心。這種「真人圖書館」在中國各地正悄然興起。
與傳統的紙質書不同,人們從「真人圖書館」借閱的是有特殊生活經歷的真人,讀者不僅可以隨時提問和互動,還能反復借閱。
「真人圖書館」起源於丹麥的哥本哈根,由於借閱真人,備受關注。隨著它的流行,印第安人、艾滋病患者、斷指者都相繼走上「書架」,供公眾「借閱」。浙江省寧波市海曙區新聞中心、月湖街道、海曙區圖書館聯合組織的「真人圖書館」日前開館。目前,已有11本「真人圖書」,內容包含社會學、巧手製作、黨史講壇、黨建文化等。
記者在這個「真人圖書館」裏看到一本名叫《巧手製作》的「真人圖書」,「書」中有不少手工藝品。這本「真人圖書」周亞萍是梅園社區的一位熱心居民,專攻民間手工藝多年。她為借閱者帶來了已經製作成型的南瓜香囊、虎頭鞋等作品。「很有意思,像書中的插畫蹦出來,你可以拿著它,欣賞它的顏色,觸摸它的質地,甚至還能嗅到它的香味。」借閱者洪麗忍不住跟著周亞萍學做起了香囊。
近幾年,中國的「真人圖書館」受到讀者歡迎。2009年,上海交通大學在國內試驗「真人圖書館」備受關注,成都、南京、大連也紛紛推廣。各地開辦的「真人圖書館」內容和形式各不相同。上海大學學生們開辦的「iShare」真人圖書館,邀請有故事的學生和老師作為「真人圖書」,他們還收集並展示了讀者在閱覽後撰寫的書評。
在浙江寧波海曙區的「真人圖書館」,借閱的方式以一對一口述或者一對二分享閱讀的形式開展。「真人圖書」先向借閱者介紹書本內容概況,借閱者可根據喜好選擇段落閱讀。
寧波市海曙區月湖街道黨工委副書記謝宇川說:「『真人圖書』與普通圖書最大的不同在於直接、互動,有效擺脫了讀者與紙質書籍間單向傳遞信息的局限性,使讀者與『真人圖書』之間可以隨時交流人生經歷與生活感悟,還能幫助大家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除了內容和形式,各地「真人圖書館」的閱讀地點也很靈活。「真人圖書館」附近的書吧、茶館以及咖啡館都能成為「讀書」的場所,有的還為此開設了專門的閱讀教室。
海曙區圖書館館長陳儉介紹:「市民借閱是免費的,『真人圖書』也沒有報酬。對於『圖書』的招募只有3點要求:抱著志願者的心態投身公益事業,在某一領域有獨到見解或者一技之長,宣傳的內容健康向上。」
為吸引更多的讀者,不少「真人圖書館」不斷創新管理模式。陳儉說:「在將來我們也要實行考核淘汰制,如果有多個借閱人反映效果不佳,『真人圖書』將淘汰出庫。而且,『圖書』的收集要從坐等變成主動出擊,去文聯、作家協會和高校等藏龍臥虎的地方發掘更多的資源。」
【2013-07-13 新華社】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 Filters recommends: 'You Say What You Like, Because They Like What You Say' - http://www.medialens.org/index.php/alerts/alert-archive/alerts-2013/731-you-say-what-you-like-because-they-like-what-you-say.html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