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企業去年的海外併購創歷來新高,外資收購中國企業卻相對停滯,雀巢(見圖)、雙匯與卡特彼勒是近幾年中外併購交易市場上的主角。 新華社 |
華爾街日報報導,中國企業2013年的海外併購創歷來新高水準,但外國資本收購中國公司的交易卻相對萎縮,主因是中國監管愈來愈嚴,而且新股發行長達一年的暫停,讓外資難以準確評估中國企業的價值。
盛德國際律師事務所合夥人陳永堅說:「在中國完成併購交易要比美國和其他國家難,通過監管當局審批也更費力。」
外資若想在互聯網、媒體、電信和金融服務業從事併購,遭遇的審查還將更嚴格。併購交易單是通過中國的反壟斷審查,通常就需要兩到三個月或更久,過了這關之後,海外買家才能根據交易規模的大小,再向地方或中央主管部門提交審批申請。
雀巢公司(Nestle) 2011年收購銀鷺食品集團的交易,就是在消息公佈七個月之後才完成。
相形之下,中國的雙匯控股以47億美元收購美國Smithfield食品公司的交易,只花四個月就通過美國監管部門的審批,而這還是中國企業歷來收購美國公司金額最大的交易。
羅普斯格雷律師事務所合夥人雅洛威斯基說,在美國市場上,如果是沒有國家安全顧慮的交易,海外買家通常只需要提交一份通報文件即可,如果沒有反壟斷問題,一般不超過30天就可以走完審批。
根據Dealogic提供的數據,去年中國在海外的併購交易激增31%,達到687億美元的空前水準。而外資在華併購總計只有310億美元,低於過去五年的平均336億美元水準。近兩年外商在華併購交易大幅減少,從831筆減少到去年的540筆。
中國股市的問題也是外資在華併購交易減少的重要背後因素。由於前一批新上市股票表現不佳,中國政府在2012年11月暫停首次公開募股(IPO)審批,直到2013年12月才正式解凍。
此舉不僅削弱市場信心,也讓可供參考的新上市企業減少,評估企業價值的變得更難。此外,私募股權買家因為這一來會失去撤出投資的正常管道,投資大陸企業的熱情相隨降溫。
安永(EY)亞太區私募股權負責人巴崔吉說:「關閉IPO市場確實會讓買賣雙方對企業估值的差距進一步擴大,在海外的併購交易,就不會有這樣的估值差距。」
近年來,和中國企業相關的收購交易屢出差錯,也重創市場信心。例如,卡特彼勒(Caterpillar)去年初就表示,以近7億美元收購中國一家礦業安全設備公司的交易存在「會計不當行為」,必須減記5.8億美元的帳面價值。此外,許多在美上市的中資公司前幾年相繼暴露出會計醜聞,並受到處罰,形象上也不太好看。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