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林孟汝台北7日電)攸關台灣經濟能否轉型開放的示範區條例草案,是立院本會期重點法案。產官學界都認為示範區條例應儘速通過,並理性研擬配套措施,否則台灣將在「恐中」心態下自失機會。
立法院12日將開議,立法院長王金平已在日前表示,「自由經濟示範區特別條例」是台灣當前非常需要的法案,會努力讓朝野達成共識。
不過,示範區條例草案在上會期才審到第4條,且民進黨日前已提出黨版示範區條例草案,加上台灣史上最大規模的「九合一」選舉將在11月29日投票,示範區條例草案審查能否不受選舉政治因素影響,負責規劃的國家發展委員會官員態度低調,至於草案是否有修改的轉圜空間,強調是「大人」的事。
前國發會副主委、現任暨南大學經濟系教授陳建良表示,以整個政府的共識,示範區條例當然要過,不僅在台美國商會、歐洲商會認為,示範區為台灣未來經濟找到新方向,企業界甚至認為開放不夠多、不夠快。
他說,外界質疑示範區條例中的教育創新、國際健康或農業加值,大都是以偏概全,在資訊不對稱的情形下,失去理性討論空間。
陳建良舉例,台灣觀光業方興未艾,國際觀光旅館一家一家開,但國內目前只有觀光服務業基礎人才,沒有符合國際標準的高級人才及教育體系,如果藉由示範區引進歐美觀光教育課程,國內觀光業躍升及就業人口薪資提升會比較快。
他失望的說,有些示範區的「懶人包」只在意教育資源分散、浪費的問題,完全是以極端例子去探究全?,其實很不公平。
「有溝沒有通」看來是政府推動政策的最大阻力,全國工業總會理事長許勝雄認為,有效的溝通才能找到出路,政府必須建構和社會各界充分溝通平台,以凝聚共識,「如此才能讓台灣避免許多不必要的內耗,也讓台灣的發展更為穩定」。
曾參與國發會示範區深度溝通會的前沃草專案經理林哲瑋及呼叫政府總編輯張世文,都肯定政府在溝通的行動創新,但也直指政府雖然很努力解釋政策,花了一番苦心,心態上卻有問題,「天線和民眾不在同一個頻道上」。
林哲瑋說,自由開放目前看來是台灣擺脫悶經濟的藥引,但相關部會的評估報告不應先射箭再畫靶,建議要先研擬配套防弊措施及明定退場機制,否則恐重演黑心油的食安風暴。
張世文則認為,示範區中的農業加值比較像是食品加工業,基礎農業還是得不到好處,相關配套措施還不夠詳細,如在契作方面,政府應該制定定型化合約,才能保護弱勢團體。
不過,張世文並不贊成重擬示範區條例草案。他說「沒有意義」,行政和立法本來就應該各司其職,如果退回行政單位,立法院的審查權何在?
他認為,部分公民團體反對示範區條例草案的很大癥結在於疑慮「圖利中國」,在恐中的心態下,根本沒有辦法把草案內容看得很清楚。
國發會產業發展處處長詹方冠表示,公民團體的擔憂,如果立委也有同樣質疑,可以在管理辦法中明訂配套措施,與兩岸服貿協議不同是,示範區是對全世界開放,先一步鬆綁法規、評估效益。
他進一步舉例,如教育創新範疇的法規鬆綁,若可以在全台同步實施上取得共識,教育部也可能會考慮將其在示範區條例草案中拿掉。
不願具名的工商界人士指出,示範區條例草案能否通過,已不僅是崩盤問題,而是台灣經濟生死存亡的問題,只有落實示範區,先行先試改變台灣20年來的產業及經濟現狀,台灣才有未來,年輕人也才有薪水向上看的可能。
他說,現在大陸除了上海自貿區外,天津和廣東也將進行自貿區框架設計,台灣以貿易立國,開放才是唯一生路。1030907
留言列表